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团队绘出世界首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

  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团队绘出世界首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

  张海洋(中)在实验室,和同事一起进行技术攻关。

  □记者 侯梦菲

  核心提示丨农业,一直是河南的传统优势。相较于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,芝麻似乎微不足道。但不为人知的是,省农科院的张海洋科研团队几十年致力于芝麻遗传育种研究,使我国芝麻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。目前河南芝麻新品种新技术已经悄然走向全球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种到了苏丹。昨天,“芝麻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应用”项目,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

  跨界

  从棉花跨界到芝麻完成世界首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

  1988年,张海洋考进了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,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。1993年毕业后,他受聘到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,开始从事芝麻研究。

  “当时,我国芝麻生产的技术问题比较突出,院领导和老一辈芝麻专家对新来的博士人才寄予厚望。加上我自己对芝麻育种工作也很感兴趣,随后就转向了芝麻研究。”张海洋说。农业科研工作周期长,见效慢。张海洋说为了选育出优良的新品种,一般需要7-8代(年)的时间。为了节省时间,他们每年要种上三季芝麻。河南种一季,海南加代种两季。

  为推动芝麻学科发展,在开展育种工作的同时,张海洋注重开展芝麻基础理论研究。2009年,张海洋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张芝麻分子遗传图谱。2014年,主持完成了芝麻基因组计划,绘制出世界首张芝麻栽培种基因组精细图,发掘出芝麻产量、品质、抗病、耐渍等相关的基因位点。

  为解决我国芝麻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,张海洋曾多次带队远赴芝麻起源地的非洲开展考察工作。张海洋团队先后收集了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1473份,构建了世界芝麻核心种质群,为推动我国和世界芝麻遗传育种整体研究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数据

  中国芝麻和数字1/3的“缘分”

  目前,我国芝麻种植面积排在全球第四,但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。

  利用创制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,张海洋团队将多个优异基因聚合,培育出生产上急需的突破性芝麻品种6个,并创造出了亩产268.8公斤的世界最高单产纪录。

  张海洋说,研究芝麻和一个数字特别有缘:1/3。河南芝麻种植面积,约占全国1/3。张海洋带领的科研团队约占全国芝麻科研人员的1/3。他们团队培育的新品种,近五年在10个芝麻主产省累计种植1257万亩,在全国占1/3。

  另外,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,苏丹、印度等国都是芝麻的主产国,芝麻出口的价格较中国低。但日本人在加工芝麻产品时,总要在非洲或印度芝麻原料里添加1/3的中国芝麻,“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芝麻品质最优,含油量高、皮薄、口感好。”

  据了解,近五年张海洋带领全国芝麻产业技术研发团队,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,使我国芝麻平均单产提高了22.7%,增收芝麻41.3万吨,创社会经济效益49.6亿元。

  目前,张海洋团队在苏丹建立了国际芝麻科研和生产基地,并在苏丹、俄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了芝麻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。张海洋说,“十三五”期间,计划使我国芝麻亩产提高10%-15%。

加载更多>>
责任编辑:qn010

旅游

更多>>

汪小菲晒一家三口秀幸福 网友:你儿子呢

汪小菲一家三口微博截图腾讯娱乐讯11月14日,汪小菲在自己微博上晒出了为某杂志拍摄的写真照,照片中的他依旧风度翩翩,可是这组照片的重点 [详细]